台媒:台积电被美夺走,留下“八大伤害”******
台湾《中国时报》12月21日文章,原题:台积电“先进制程赴美”对台湾伤害多大?工程师曝八个恐怖影响半导体龙头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首府凤凰城设厂,台湾约有500名工程师赴美,引发全球关注,网络上更流传“台湾被掏空、美国公然抢劫”等言论。脸书粉专“工程师看政治”直言这波投产对于台湾伤害很大,并列出8点分析。
台积电日前宣布,团队将投资金额增加到400亿美元,除了将增加建造第二个更先进的工厂来制造3纳米制程芯片(预计2026年投产),还会将现有的5纳米厂增加设置4纳米制程芯片,而这也会将台积电目前在亚利桑那州的芯片投资金额从120亿美元大幅增至约400亿美元,这不仅是亚利桑那州史上规模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案,也是美国史上规模最大的之一。
“工程师看政治”脸书粉丝专页20日以“台积电3、4纳米厂被带去美国的伤害有多大”为题发文,列出赴美对于台湾及台积电的八大影响:
一、直接流出的投资金额高达1.2兆台币。
二、人才被夺走,首批工程师赴美将有1000人,到2023年末人数预计翻倍。
三、这2000人的家庭与其后代总计3000到6000人,他们的消费以及未来的研发劳动力,很可能大多会留在美国。
四、相关供应链厂商外移,会造成大约5000个工作机会流失。不外移的,也会增加额外的营业成本。
五、台积电未必能如预期守住商业机密,因为身在敌营又领取对方补助,美国只要一纸禁令或停止付钱,台积电立刻就会大失血。
六、台积电将面临Intel当地的挖角竞争。
七、美国制造成本会高出50%以上,台积电的盈利必会受到影响,我们流失的对应税收将会贡献给美国。
八、高阶芯片厂被夺,硅盾减损,也连带降低台湾岛的防务地位与能力。
“工程师看政治”直指“未来损失的金额,远不止那1.2兆,失去的人才也不只是飞机载去的那些。美国巧夺台积电,无论说辞如何润饰,都是一个世代的、天文数字的资产掏空”。最大的灾难都是慢慢发生、慢慢侵蚀,“透过媒体包装/认知作战深入骨髓,人们无知无觉地被掠夺,资产一天一天消逝。今天的一切2013年就埋下种子,2016年开枝散叶,2020年守成,如今高歌收割果实”,“不管怎么看,在美国推手之下,台湾一天天被削弱,一步步往战火前进”。(作者林昀萱)
陕西临潼:“兔子哥”的致富经******
光明日报记者 张哲浩 李洁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三合
2月1日清晨,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浩民养殖场上班的何寨街道村民陆续走进厂区,经过一系列消杀防护,在兔舍中开启了一天的忙碌工作。
“这几天正是种兔产完兔仔需要精心照顾的关键阶段,大家伙儿都忙着伺候兔子‘月子’呢!”浩民养殖场负责人付红伟介绍,养殖场除了常见的伊拉、伊高乐、大耳白等肉兔类品种,还有荷兰侏儒兔、迷你垂耳兔、熊猫兔、花巨兔等宠物兔品种。
“每只种兔平均每45天就可以产下10只左右的幼兔,幼兔出生65天至70天后能长到4斤半至5斤半,就可以出栏了。”讲起这些日日挂心的兔子时,付红伟有说不完的话。
“以前,肉兔都是散养的,集中养殖能更好地控制成本,增加收益。”自幼就喜欢饲养动物的付红伟,瞅准了兔子繁殖能力强、养殖周期短、产业见效快、市场好的特点,也希望用自己的爱好实现更多的价值。
2019年10月,付红伟投入500多万元建设现代化、规模化养殖场,成了村民眼中的“兔子哥”。
“目前,养殖场占地75亩,有兔舍13栋、种兔6000只,年出栏量达40万只,按照现在每斤11元的市场价,收益可观。”付红伟说,现代化养殖场建成后,已发展为集肉兔养殖与销售、种兔生产与经营、饲料生产与销售,及技术服务提供为一体的综合性农牧企业,产值在500万元左右,常年固定用工20多人,带动周边地区群众务工致富。
在兔舍,身着工作服的饲养员周小香正干得起劲。“以前就靠种地和打零工,收入不稳定。自从这个基地建起来后,我就来这里工作,每天工作时间外还能照顾孩子,每个月还有3000多元的固定收入。”周小香满意地说,村民们不仅可以在家门口的养殖场就业,还可以领取兔苗代养,在养兔产业的带动下,很多村民都过上了好日子。
如今,在“兔子哥”付红伟的带动下,小小的兔子养殖产业逐渐成为当地主打产业。据了解,2022年,养殖场每月兔子的销售量大约有15000只,全年帮助村民代销肉兔约10000只,还远销至四川、重庆、广东等地。
规模化养殖不仅降低了养殖成本,更让付红伟尝到了科学养殖带来的甜头。走进养殖场内,环境控制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生物肥发酵池无不让人耳目一新。
“兔粪含有丰富的氮、磷、钾,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是用作有机肥料的优质选择。但过去兔粪处理一直是肉兔养殖的一个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付红伟成立了西安三民农业循环发展有限公司,建起50亩的蔬菜大棚基地,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综合项目,将兔粪集中收集,进行无害化加工处理,为蔬菜等种植业发展提供有机肥料。
“芥蓝苗每斤8元、冰草每斤6.5元……现在养殖场不仅肉兔供不应求,蔬菜基地也因为施用兔粪有机肥,生产的优质蔬菜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付红伟介绍,养殖场每天产生的兔粪“原材料”除了供蔬菜基地发酵使用,多余的还由有机肥厂上门收购,每天额外增加了1000多元的收入。兔粪变废为宝,实现了兔粪的资源化和减量化,也作为天然有机肥为蔬菜种植提供了质量保障。
“我们的农业目标就是探索走出一种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拉长产业链条,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谈及未来,付红伟还有很多宏伟梦想,今年8月将完成养殖场二期建设,并尝试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发展“畜牧+旅游”新业态,将兔子养殖拓展至旅游、研学,让乡村振兴“畜”势勃发、“兔”飞猛进。(光明日报)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